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北京国资公司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主责主业优势,在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冬奥场馆绿色运营、国家级绿色交易平台建设、金融支持绿色企业发展等方面成果丰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了国资力量。
为循环经济发展贡献“绿色动力”
北京国资公司是最早涉足环保产业的北京市属大型国企,旗下绿色动力集团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先行者,是中国最早引进国际先进垃圾焚烧技术进行国产化改造、升级和再开发的企业,是专门从事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上市企业集团。
近年来,绿色动力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投资建设集垃圾收集、储运、焚烧、发电、供热、沼气利用和炉渣制砖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垃圾资源化项目。企业自主研发垃圾焚烧核心设备,累计取得73项专利,环保排放指标严格达标,部分核心指标优于欧盟标准,真正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相对于传统填埋,垃圾焚烧发电在减排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2022年绿色动力生活垃圾处理量达到1139.78万吨,实现上网电量348087.82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400万吨。目前,绿色动力集团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20多个省市及自治区拥有70多个全国固废处理BOT、PPP特许经营项目,垃圾处理项目总垃圾处理规模每天达到78000吨,每年达2600万吨,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积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为奥运场馆低碳运营贡献“中国方案”
北京国资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筹办的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场馆建设、改造和赛后运营工作始终。
拥有亚洲最大全冰面设计的国家速滑馆率先提出并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方案。国家速滑馆采用了最先进、环保、高效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近1.2万平方米的“冰丝带”全冰面碳排放趋近于零,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此项制冰技术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同时,在制冷过程中产生大量高品质余热通过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可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场馆屋面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同时采用高效率空气源热泵采暖、供冷,每年预计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60吨。室外广场致力于实现“海绵化”,建设雨水下渗及收集系统,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了灌溉用水量。
国家体育场“鸟巢”在建设期就采用了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措施,通过雨水回收系统、可再生地热能源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了场馆的能耗,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绿色建筑”。冬奥改造中,国家体育场用高标准LED灯具替换原有传统已衰减光源,并对屋顶PTFE膜、立面钢架等部位的亮度、均匀度和眩光点进行提升,改造后可通过运行模式控制,达到30%的节能效果。“鸟巢”的空调系统改造则采取“旧机替换+负荷分区+多类型设备匹配”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了场馆内多区域、多设备、多场景的不同使用需求,实现了高效节能。
在“水立方”的改造过程中,北京国资公司坚持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申冬奥理念,创造性地提出“水冰转换”的场馆可持续利用改造方案,克服多项技术难点,实现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转身。改造后的“水立方”同时拥有了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制冰设备和冰层拆除后,冰场即可还原为泳池。在北京冬奥会上,北京国资公司的这一创举受到广泛赞誉。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更称赞“冰立方”是奥运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进入后冬奥时期,北京国资公司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的指示精神,根据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做好后冬奥文章”的总体部署,统筹三大场馆迅速转入赛后运营模式,以国际水准的硬件设施、冬奥标准的运行机制、绿色场馆的升级体验,让首都市民共享冬奥荣光。冬奥后开放至今,三大场馆已累计接待近百万人次。“鸟巢”秉持环保、创新、时尚、实用理念,将冬奥座椅套再次开发利用制作成“文创包”,登榜“朝阳礼物”并荣获“最具科技创意奖”。国家游泳中心在冬奥赛后迅速开启“水冰双驱”的运营模式,让双奥遗产在大众共享中持续创造价值。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结合场馆特色,打造市民速度滑冰系列赛等精品速度滑冰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冰上培训服务,持续大力推广普及滑冰运动,充分发挥北京冬奥遗产的价值。
为“双碳”目标如期实现贡献“市场平台”
自2008年成立以来,北京绿色交易所深耕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服务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积累了2千多家会员单位,各类产品成交量超过1亿吨,培训学员超过3万人,已经发展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和绿色低碳服务平台。北京绿色交易所不断探索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的创新途径,在环境权益交易、绿色公共服务、绿色低碳服务和绿色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市场创新。绿色交易所开发完成了“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与“小规模非煤矿区生态修复减排方法学”两个CCER方法学并在政府主管部门备案,为中国邮政、中石化、中海油等机构提供碳足迹测算、碳中和认证等绿色量化服务,与蚂蚁集团合作推出的“蚂蚁森林”成为国内外最成功的碳普惠案例之一,绿色交易所牵头起草的环境权益融资工具标准和碳金融产品标准,作为绿色金融行业标准已分别由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发布实施。
今年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作为“双碳”工作的排头兵、改革发展的试验田和绿色金融的示范区,北京绿色交易所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发〔2021〕15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的契机,积极打造国家级“双碳”管理公共平台和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持续强化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三大核心能力,争取早日建成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北京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为国家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为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活水”
近年来,北京产权交易所积极服务各类市场主体践行“双碳”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旗下华电福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完成混改引战或股权多元化,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其中,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增资募集资金高达305.3亿元人民币,刷新了产权市场有史以来募资金额最高混改项目的新纪录,也创下国内新能源电力领域最大股权融资项目等资本市场多项纪录。同时,北京产权交易所积极助力电力企业开展关停火电机组的处置工作,截至2022年底,北京产权交易所“关停火电机组处置专栏”累计成交项目136项,成交金额53.5亿元,处置范围基本覆盖所有型号的小火电机组,为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北京国资租赁公司着力开发拓展绿色租赁业务,积极搭建绿色租赁生态体系,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低碳转型、绿色城市生活、工业节能减排等领域,打造了具有北京国资租赁特色的“绿色租赁”品牌,为绿色转型增势赋能。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北京国资租赁公司累计服务绿色租赁项目超过100个,投放资金超过45亿元。
北京再担保公司及所属国华担保为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电池材料领域的行业头部企业提供1300万元融资担保,帮助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了资金快速回笼。北京再担保公司通过工程保函方式累计支持全国十余家电力龙头企业的风电、水电及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担保规模达3亿元,积极推动绿色能源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