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世界环境日,我们带您来探秘循环经济!”眼下垃圾分类正成为全民行动,可垃圾分类后去哪儿,如何处理,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2020年6月5日上午,北京日报客户端京直播携手北京国资公司,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云端直播的创新形式,带着百万网友近距离“围观”垃圾如何变废为宝,转化为绿色能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北京国资公司旗下绿色动力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大型市政设施项目,占地295亩,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2018年园区投产,可满足城市副中心及通州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处理需求。
与很多人想象中的垃圾处理厂不同,这里是一个园林式、现代化的园区,绿化率达到30%,园区景观池内的荷花已开始绽放。一旁的办公楼采用具有北京建筑特色的“四合院”设计,中庭花园造型别致、古朴典雅。
3.9万平方米的园区生产楼,集垃圾收储、焚烧、烟气处理、蒸汽发电等功能于一体。远远望去,这栋建筑由红、黄、蓝三大色块组成,如同一个巨型魔方,外幕墙三原色的外观设计,更使得整个园区成为“视觉地标”属性的城市景观。据介绍,园区每年接待社会各界3000多人参观,其中包括大量中小学生。
“我们主要是对‘其他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产业园总经理韩立国介绍,园区目前有3条垃圾焚烧线,设计处理垃圾规模为每天2250吨,年实际处理量已达90万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推动2台25MW的汽轮发电机组,每天产生120万度绿色电能,每年上网电量达2.2亿度。’
每天上午,垃圾运输车就陆陆续续驶入园区,经过地泵房称重后卸至投料区。垃圾进入2.4万吨库容的垃圾库内,经过5至7天的堆放、发酵、沥干搅拌,让热值变得更高。然后再由巨型抓斗将垃圾投入焚烧炉内,抓斗一次就可抓取10吨垃圾。
通过中控室实时画面可看到,焚烧线的炉膛内,垃圾正在炉排上熊熊燃烧。工作人员介绍,炉内温度达1000摄氏度左右。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烟气,通过烟气净化区脱硫、除尘、脱硝处理,达标后经引风机抽入烟囱,排入大气。园区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气体排放的各项数据指标。炉渣则进入渣坑,后期可用于道路制砖。
如同大门造型的烟囱高82米,已成为周边的一处地标性建筑。站在68米的观景平台,近可俯瞰园区全貌,绿意葱茏,往北远眺是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区,往南是廊坊城区,往东则是天津市武清区。
垃圾焚烧利用后可减量90%以上,相当于每年节约100亩堆放垃圾的土地;垃圾发电,每年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近8.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多万吨……园区带来的环境效益非常可观,真正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优化。